您好,欢迎访问国际消化病杂志社
在线投稿 | 收藏首页

国际消化病杂志社

国际刊号:1673-534X    国内刊号:31-1953/R    主办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期刊名称:国际消化病
期刊级别:统计源期刊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上海市卫生局
国际刊号:1673-534X
国内刊号:31-1953/R
审稿时间:1~3天
语种:中文

扫描二维码,即可查询稿件实时动态

期刊介绍

《国际消化病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63年,是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和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国际消化病杂志》主要报道消化系统领域的新动态、新进展、新技术和新经验。读者对象为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

《国际消化病杂志》被剑桥科学文摘社ProQeust数据库收录。

征稿启事

1.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文字精练,层次清晰,数字确凿,格式规范,论点明确。论著、综述等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在内(按所占版面计)一般不超过3500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等不超过1500字。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文题不超过10个实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单位、科室名称和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并注明通信作者Email地址。正文前置100字左右摘要和3~5个关键词。文中首次出现的英文缩写应将中文全称列出,如: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论著应报道近年来国内外的消化系统新药、新技术或新课题的研究与临床应用;文前中英文摘要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综述主要参考近5年公开发表的国内外文献,论述与分析并重,文前中英文摘要主要是文章内容梗概的简明介绍,摘要字数(包括英文实词)也应限制在150字左右。来稿作者(包括审校者)应全部列出,并附全部作者签名,文摘应摘自近半年内国外发表的原著,不加评论、补充和解释,简明确切地论述文献的主要内容,限300字以内;文末列出摘译者,文责自负。

2.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正文的右上角标出,并按相应数字列于文末,作者列前3位,多于3位者后加etal或等,外文期刊名称缩写以IndexMedicus为准,综述、论著等文章均需列出引用文章的文题。文献引用20条左右为宜。

3.名词术语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人体解剖学名词》、《组织学名词》、《细胞生物学名词》、《生理学名词》和《生物化学名词生物物理学名词》为准。本刊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和符号,无法转换为法定计量单位的,可按原文译出。

4.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除注明作者及审稿者的所在单位外,还应声明无一稿两投、署名无争议等项。综述和论著涉及的课题,如属于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在文题页左下方脚注中注明,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并附相关证书复印件,本刊将优先发表。

5.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删改,凡不录用稿件将以退稿单告知作者(文摘稿除外);修改稿超过2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凡来稿在收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改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稿件三审通过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文摘除外),并将修改稿通过Email发回编辑部。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综述、论著等文章另赠当期杂志1册。

6.本刊已加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凡向本刊投稿并被录用的稿件,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以上数据库,如有不同意者,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所付稿酬已包含刊物内容上网服务报酬,不再另付。

在线投稿
稿件信息
标题
*
上传稿件
*
通讯信息
作者
*
联系电话
*
作者学历
*
作者单位
*
稿件查询

1.稿件进度请于投稿24小时后进行查询。

2.请用通投稿讯作者手机号或投稿成功后的稿件编号查询。

3.在线投稿成功后,初审结果将会在1-3到工作日通知,留意审稿编辑的通知短信。

4.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查询稿件进度。

最新文章
  • 《国际消化病》杂志2023年02期目录[2023/07/12]

    综述 EB病毒相关性胃癌的特征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彭潇;申璐璐;杨宣琴;吴月琴;耿小鑫;李佳芠;步鹏;昝丽坤;69-72+91 肠道微循环与肠道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付孙静;姚玉龙;许梦婷;刘明明;73-76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的研究进展罗梅;熊理守;77-80 SHOX2和RASSF1A

  • 《国际消化病》杂志2023年01期目录[2023/07/12]

    综述 胃MALT淋巴瘤预后影响因素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黄军祥;王允;庞智;1-5 缺血性肠病新型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朱丽平;卢光新;6-9+13 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的抗肝纤维化药物的研究进展孙中尚;陆伦根;10-13 溶瘤病毒在肝细胞癌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石璠;王海强;